Latest News

【樂善故事】從遊戲窺看孩子的內心世界

承蒙「陳達華伉儷」及「攜手扶弱基金」贊助樂善堂「童心同行」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全方位支援計劃,以「及早識別、及早支援」為目標,為一歲至六歲已評估及/或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之兒童,提供免費評估及全方位訓練,包括言語治療、職業治療及幼兒發展訓練,讓兒童可於治療黃金期儘早接受服務。計劃由跨專業治療團隊合力提供專項介入治療服務,以提昇幼童社交、情緒、學習等方面的能力。

透過遊戲「閱讀」琪琪展露的提示

5歲半的琪琪語言表達能力弱,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鬧情緒,也會刻意不遵守或拖延母親的指令。琪琪母親嘗試過用不同的獎懲方法,但情況亦沒有明顯改善。由於疫情停課影響,琪琪的負面情緒和不合作行為加劇,令母親於管教上的壓力愈來愈大,親子關係亦愈趨緊張。

於是,琪琪母親接觸樂善堂尋求協助,經中心社工了解和轉介琪琪參加「童心同行」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全方位支援計劃。樂善堂社工建議嘗試以不同的遊戲和玩具作媒介,從遊戲過程去了解琪琪的內心世界。社工與琪琪進行了12節的遊戲治療服務,於每節治療結束後,社工都與母親進行面談,了解母親和琪琪相處時面對的挑戰,並給予適當的建議。

治療開始時,琪琪很快便投入遊戲當中。工作人員留意到琪琪喜歡扮演一些角色,如老師或母親等。她會要求社工跟隨她的指示一起玩遊戲,如一同烹煮及預備飯菜、扮演學生及模擬上堂情景等。社工從這些舉動觀察出琪琪是一個有自己想法,不希望被人控制的小朋友。社工遂建議母親於日常生活中,多邀請她作小幫手,協助母親完成家中的事,加強她的自我效能感。社工又建議母親可以利用「視覺時間表」,讓琪琪能參與決定日常活動的流程,增加她遵守規則的能力。母親從「視覺時間表」中,透過圖片或相片將指令或活動日程貼在時間表上給孩子看,讓她可以隨時回顧時間表,加深她的認知。時間表上的「任務」需要是孩子有能力獨立完成的有意義休閒活動,如完成拼圖或畫畫等。這亦有助加強她的獨立性及建立其自信心。

反叛源於希望獲得母親關注

除了角色扮演外,琪琪亦很喜歡畫畫。她很多時都會畫她和母親一起的情境,而社工從與她傾談的過程中,知道她渴望可以常常和母親在一起。可是,母親因為忙於照顧年幼的弟弟,未能經常陪伴她,所以琪琪很珍惜和母親單獨相處的時間。社工認為她是不懂表達自己,才會常常鬧情緒去引起母親的關注,社工建議母親每日抽時間和琪琪聊天,了解她每日發生的事,及讓她找到合適的抒發情緒的方法,以減少她日常鬧情緒的情況。社工亦提議母親可多陪伴琪琪玩遊戲及畫畫,增加多些和她相處的時間,以建立良好的關係。遊戲亦能幫琪琪放鬆自己,有助她與人傾談。

經過12節遊戲治療後,琪琪母親表示女兒鬧情緒的情況大有改善,少了不合作的情況,減輕了母親的管教壓力。遊戲治療有助母親了解琪琪的內心世界,她亦從治療過程中學習到透過遊戲和玩具去「閱讀」女兒所給的提示,觀察女兒的反應,明白如何因應琪琪的特質去制定合適的教養方法。服務除了改善了她和琪琪的關係外,亦讓她了解到自己的管教方法和情緒,其實一直都影響到琪琪。母親表示她會和琪琪一同努力,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她十分感謝樂善堂社工專業又貼心的意見及耐心的協助。

進行家居言語訓練

此外,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發展,兒童留在家中時間多了,但與人的互動卻少了,或會影響到他們的語言發展。於是,計劃的言語治療師,特意設計了多元化網上家居訓練教材供家長下載,讓他們可以在家與子女進行家居訓練,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服務查詢

電話:2177 3605

WhatsApp:5261 7104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ksintongsen/

樂善堂將開設兩間復康中心

除了以上治療服務,樂善堂有見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以及剛離院的病患者對復康服務需求殷切,有幸獲得莫秀琼女士遺囑執行人捐款支持,將於今年第三季在灣仔區新設兩間復康中心,透過跨專業合作,包括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認知行為訓練等,度身訂造個案管理和跟進,服務有需要的兒童和成人,讓他們能持續進步,提升自理能力。中心更透過不同活動和服務去支援照顧者,減低他們的照顧壓力。

原文:https://bit.ly/3n8g8l1

Back